8/13/2025   星期三

您的位置 >> 教学研究>>正文

学习中进步 研讨中提升

发表日期:2021/6/9 14:05:33 作者:黄玉玺 有1229位读者读过

学习中进步  研讨中提升

                    ——《如何撰写生活数学教学设计》

    为有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6月7日下午,数学组集中组织了主题为《如何撰写生活数学教学设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数学教研组长组织,全员参与。活动开始,由组长宣读本次活动的要求,根据平时撰写的生活数学教学设计分为九个模块来做研讨:学情分析、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周目标、课时目标、个别化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C:\Users\Dell\Desktop\Cache_-54534e1b6eaa8a20..jpg C:\Users\Dell\Desktop\Cache_12e03077a23f4620._副本.jpg

   首先组员分别认领一个模块,通过查阅资料, 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分别谈一谈在撰写教学设计时是怎么想?怎么?比如学情分析,老师们谈到:在确定课题后,要充分了解学生对这一课题已有的前备知识,然后再根据学情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又如课程目标,老师们谈到:课程目标来自于课程标准,根据课题在课程标准中找到相应的课程目标写下来就可以;再如个性化目标,老师们谈到:课时目标可以直接作为班级A组学生的个性化目标,BC组的学生根据学情分析,在描述课时目标上给与相应支持,或者减少目标的数量,目标是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达到教学目标。九个模块大家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后,组员们又各抒己见综合讨论如何撰写生活数学教学设计。

    最后,数学教研组长梳理了各位组员的建议,并希望各位组员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撰写出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让每一个孩子通过学习能力都不同程度的提升。

心得体会

   成功的教学不止是单纯的将知识点教授给学生,它更依赖于教师出色的教学设计能力。今天,我们数学组在一起探讨了撰写一份生活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每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宝贵的经验。

   其实,教学设计本质上就是老师的课前备课,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教材的内容,还要分析学生的特点,我们要将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整合起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意识到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并学习,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并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王金凤

   今天我们数学组对如何写好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交流培训,大家针对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目标制定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等进行了交流,尤其在目标书写过程中,大家遵循尊重学情的前提下,依据教育局2016年颁布的培智数学课程标准,将目标逐级分解,形成单元目标、周目标、课时目标,同时为了更好的贴合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差异,还设置了个别化目标。通过一番讨论和交流,让我们对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胡金芳

   此次教研活动,我们数学教研组对如何撰写生活数学教学设计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一篇数学教学设计需要从学情分析、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周目标、课目标、个别化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着手。

   在组内我与同行教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虚心接受其他教师提出的宝贵建议,我收获颇多,我知道了磨课的过程是一位教师围绕一个教学知识点进行试教、反思,再试教、再反思、再上课的过程。它的优点在于教师经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让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可以深入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某个问题,找到相应的最佳解决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品课”。这种磨课,对教材的钻研和驾驭应该是最深入、最通透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自信心,培养了教师的成熟度,进而焕发了教学积极性。

   研讨过程中,老师们都高度集中注意力,仔细倾听其他老师的每一条意见,深怕漏掉一条对自己有用的,非常谦虚的接受大家的不同见解,然后加以分析、修改、提高。而每个参与的老师也都抱着高度的责任感和难能可贵的参与意识,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层面,谈自己的个人意见,并提出了很独到的见解,大家讲出自己的真心话,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共同提高。

   在这一学期中,数学组所有成员付出很多心血,但也收获很多。以上是我的此次活动心得和一些肤浅的体会,相信其他老师会有更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希望有更多这样大家交流的机会,让我们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薛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