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校本研修>>正文
校本研修|全面提供语言,动作,心理康复线上指导
发表日期:2020/11/17 12:37:46 作者:李婷 有1352位读者读过
——全面提供语言,动作,心理康复指导 2020的这个寒假,是年味最淡的一个假期,也是家味最浓的一个假期。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要特别感谢每一位家长的付出与协作,江宁特校“停课不停学”的云课堂通过网络、多媒体,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增进了师生的互动,这一切都离不开家长的默默付出。近日,教育局通知仍将继续实行线上居家学习指导,面对如此特殊的假期,我们希望能够尽最大的努力协助每个家庭更好地渡过这一阶段。因此,江宁特殊教育学校特地为家长和孩子们准备了一份内容丰富的居家心理综合防疫套餐,让我们一起心齐心协力,共同战疫。 一、特殊时期, 我们可能会出现的身心反应 家长可能会有哪些反应? 认知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对身体各种感觉特别关注,并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疫情”联系起来。 情绪 对“疫情”无法控制的紧张、担心、焦虑、恐惧;情绪容易烦躁,容易激惹;对“疫情”信息感到愤怒。 行为 逃避、回避一些信息或者场景,反复去查看疫情的进展消息,测量体温,行为冲动,减少社交等。 躯体 食欲差,恶心,腹部不适,腹泻,尿频,出汗,肌肉紧张及发抖,双腿乏力,头痛,胸痛,胸闷,手足无措,坐立不安;睡眠差(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恶梦);甚至出现血压、体温升高等情况。 学生可能会有哪些反应? 认知 记忆力,注意力下降。 情绪 抱怨反复出现的“疫情”信息,害怕,恐慌,担心,生气,因长期“蜗”在家中不得外出而烦躁。 行为 不停地吵闹,做噩梦,玩有关病毒、口罩或死亡等主题的游戏,沉浸于电子产品,冲动行为等。 躯体 睡眠差,食欲差等。 二、全面身心防疫策略 (一)情绪识别与接纳 首先我们要知道面对疫情特殊时期,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是正常现象,而且适当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也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我们不用压抑或者否定负面情绪,我们应当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情绪,接纳情绪,特别是家长,在察觉和接纳自己情绪的同时,也要接纳并帮助孩子察觉接纳自己的情绪。 我们经常说,“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此时此刻,父母或家人的情绪稳定,对孩子而言,更是最好的礼物。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父母情绪稳定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力,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二)规律而丰富的家庭生活 规律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学校的生活是按照课表来的,在家生活也制定一个家庭作息时间表,让孩子规律地作息。这个时间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我们建议要科学合理,动静结合,既要学知识,也要锻炼身体适当休息,还要有参与家务劳动的安排,让身心都棒棒的,才是抗疫的制胜法宝。 语言康复组 1.语言康复组带来了可以提升认知、语言能力的小游戏;有效表达与沟通有益于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1)杯下寻物 若孩子目前还没有口语或认知能力弱或少量口语,可以玩此游戏,提升注意力,了解物体恒存概念。 注意:藏在杯下的物品一定是孩子的强化物,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每次找到都要及时奖励。如果强化物是食品,请准备小份的,以免一次吃够了,没兴趣再参与了。如果食品太大,可以掰成小份,用保鲜膜包裹,注意卫生。 (2)玩声音 若孩子语言表达在词汇或叠词阶段,可以玩此游戏。 ①家长说出动物名称,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比如:小狗,“汪汪汪”;小猫“喵喵喵”;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嘎”;青蛙“呱呱呱”等。家长可以提示,让学生模仿。 ②家长模仿动物的叫声,由孩子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③我们还可以玩吃饭的声音“啊呜啊呜”、打嗝的声音“咕嘟咕嘟”等等,只要让孩子发出声音就行。 (3)动物园里有什么 若孩子表达常用词汇或简单句,可以玩此游戏。 注意: ①家长说:动物园里有什么?孩子只要回答物品名称就行 ②若孩子能力强,可以让他提问,或者说出完整句式,如动物园里有猴子。 ③别人说出的物品,其他人都不可以再说。若孩子概念词汇少,复述他人的词汇也可以。 ④要以孩子感兴趣的主题为主,如:动物类、水果类、交通工具类、衣物类等。 (4)复述故事 ①能交替对话的孩子,家长可以利用学校公众号的绘本故事,让孩子听一听,再让孩子大致复述一下故事内容,或者自己的想法等。 ②家长要每天抽出时间和孩子聊一聊,例如,今天学校的空中课堂上了什么内容?明天想吃什么?等等。 动作康复组 2.动作康复组带来了有趣且易完成的康复游戏活动;运动是调节情绪的一项重要活动 (1)全身放松小游戏 家长和孩子可以利用3-5分钟的时间,从头--肩--上肢--胸腔--躯干--腿部--脚,跟随4个8拍的节奏,让身体进行一个放松。大家还可以一起边喊节奏,边运动。放松运动不仅可以运动全身,还能帮助孩子认识身体不同部位,更可以练习一心多用的思维。 (2)平衡协调小游戏 可以借助家中的小道具,父母和孩子一起玩一些平衡协调游戏,从跪位、坐位、站位,不同的姿势,与父母抛接球,够取物品,承受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的推力,锻炼动态平衡能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通过上下肢交替运动,锻炼四肢的协调性。 (3)肌力训练小游戏 肌肉力量是孩子们比较欠缺的,家长可以通过在家生活的这段时间,多让孩子做做家务,搬运东西提升他们的肌肉力量,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运动锻炼他们的肌耐力。 (4)手眼协调,手脚协调小游戏 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的活动,在大家每天的生活中都会遇到,从起床穿衣服开始,刷牙,洗脸,扫地,拖地,洗碗等等生活自理,家务劳动都涉及到手眼协调训练。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借助在家的充足时间,多做家务,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当然,老师们也准备了针对性的小游戏锻炼大家的协调能力。 下面请看一段康复游戏运动的小掠影: 心理康复组 3.心理康复组带来了行之有效、操作简单的心理小锦囊 (1)心理放松之腹式呼吸放松法 即吸气时随着气息的深入轻轻扩张腹部,在感觉舒适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腹部收缩。 (2)亲子互动心理小游戏之枕头大战 游戏方法和规则: ①确定游戏区域——“不能离开床”或“不能走出地毯的范围”,出界就算输。 ②提前制定输赢规则,例如约定最先打到对方10次身体某部分或者5次腿就算赢。 ③进行紧张而又欢乐的“枕头大战”,如果力量悬殊较大,家长可可以假装被孩子击倒,表现夸张求饶的样子,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注意说明: 这个游戏过程也是一种情绪宣泄,能减压放松,可以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力量和情绪状态,特别提醒这个游戏带有一定潜在危险性,家庭成员要做好安全保障,例如不在周围有硬物的场地进行。 游戏方法和规则: ①在一个平整的桌面或地面上进行游戏。 ②家人间进行比赛,两种方式:一是同样时间内竖起硬币多者为胜,二是竖起同样数目的硬币所用时间少者为胜。 ③可采取五局三胜制,训练操作者的注意力。 注意说明: 这个活动能够让孩子们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增强注意力,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能够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也是一个非常利于减压的活动,能够帮助自己快速沉静,获得内心的平和。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绘本,一起演一演绘本中的情景故事,还可以一起动手画一画的自己喜欢的绘本内容,学校公众号“停课不停学”有丰富的学习知识、手工制作和生活技能等内容,家长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知识,一起动手制作,一起参与劳动,过一个别样而丰富的假期。 三、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如果孩子出现一些难以控制负面情绪,或者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和学习,可以拨打 南京市“陶老师”工作总站电话025-96111(24小时), 或“陶老师”工作站江宁区分站电话52296111(9:00-17:00) 寻求专业支持,获得相应的心理帮助。还可以给学校心理康复小组公众号“轻听慢语”留言,此外,如果您还有其他特殊需要也可以联系班主任老师找到我们康复组的老师们寻求一对一个别化专业指导。 文 :张华 刘慧芳 苍旸天 视频:张华 刘慧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面对疫情
(二)面对疫情(3)亲子互动心理小游戏之竖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