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研究>>正文
“青蓝结对”徒弟汇报课系列报道四
发表日期:2019/11/13 13:43:30 作者:黄玉玺 有2069位读者读过
“青蓝结对”徒弟汇报课系列报道四
——努力成长 奋力前行
11月12日上午第二节课,陈澍老师进行了二年级数学公开课展示——《认识圆形》。
课堂上,学生被陈老师带来的玩具“小汽车”所吸引,都想让小汽车跑起来。借由“小汽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这一问题,引入了本节课的重点——对圆形的认识。整堂课,陈老师开展了“抽奖”、摸一摸圆形,找一找圆形等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全体同学都参与了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
课后,听课老师进行了畅所欲言的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真诚的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
本次优秀的汇报课展示,离不开陈澍老师的师傅杨琳老师的精心的指导。课前,两位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讨,确立了本节课主题,进行了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此次活动,既有效的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和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教师之间传帮带的作用,又为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让教师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心得体会:
2019年11月12日上午第二节课,我观摩了陈澍老师的一节数学课《认识圆形》。陈老师教态自然,教学准备充分,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层次分明,课堂气氛活跃,令人受益匪浅。
在新授部分,陈老师通过“摸一摸”、“ 看一看”、“滚一滚”、“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又锻炼了学生手、眼、脑各方面的能力。在练习部分,陈老师运用图形归纳游戏,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来巩固所学,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实现了分层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的“找一找”,将学生学习与生活相连结,既巩固了所学,又发展的学生的想象力。
整节课中,陈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能在游戏时减少学生等待时间,让学生就近在教室中寻找圆形,想必此节课将会更加精彩!
戴莹
今天我们在二(2)班听了陈澍老师的数学公开课——认识圆形。
围绕这个课题陈老师设计了很多游戏活动,通过观察,触摸,滚动等方式带领引导学生多感官地感受圆形,将抽象的图形与学生们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充分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新学习的知识。同时利用现代教育软件希沃白板设计了辨认圆形的分类游戏和比赛,生动活泼形象地将教学内容穿插在游戏之中,使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永远是件快乐有趣的事情,而听课永远是让人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这次公开课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收获。每次听课时我要结合自身多进行思考:如何改进自己上课的缺失,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赵旸
今天上午陈澍老师在二(2)班上了一节认识圆形的数学课,课程开始就以学生喜欢的抽奖箱为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为吸引学生注意还精心在教室准备了很多圆形的物品,利用环境的设置来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点和生活经历,在新授环节有趣的白板游戏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也可以让学生在探索和竞争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知识运用设计中也呈现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做到了融生活于教学,情境感十足。如果在板书设计中可以更多地减少其他图形的干扰,更好地结合学生程度来分配学习任务就会更好了。
张祎敏
文字:陈月
图片:黄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