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0日星期三

您的位置 >> 教学研究>>教学活动>>正文

“青蓝结对”徒弟汇报课系列报道二

发表日期:2019/11/12 8:56:00 作者:黄玉玺 有2206位读者读过

“青蓝结对”徒弟汇报课系列报道二

                      ——努力成长  奋力前行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低年级组组织各位教师开展公开课。115日,低年级组的赵旸老师在一(2)班展开了生活数学公开课《认识球》。

                    C:\Users\Dell\Desktop\赵旸\IMG_20191105_084433.jpg

赵老师的这堂课设计新颖,思路直观清晰。首先,她运用实物教学与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拉进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再加上实物球的滚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赵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参与,在认识球的特征--各个方向都是都是圆的,各个方向可以滚动时,让每个学生从看、摸感受球的圆这个特征,以及让学生拿着球在地上滚一滚感受球的另一个可以滚动特征。

                          C:\Users\Dell\Desktop\赵旸\IMG_20191105_090525.jpg

   公开课结束后,听课老师们聚在一起对本堂课进行评课,大家各抒己见。相信赵老师通过大家的点评,能更快的成长,收获多多。

心得体会:

低年级组公开课正陆续展开,今天,赵旸老师在一(2)班上了一堂生活数学《认识球》的公开课。赵老师精心制作了课件,准备了充分的教具,整堂课设计的完整而有趣。

首先,赵老师从学生篮球课打篮球的生活视频导入课题《认识球》,接着通过观察篮球,来感知球的基本特征:各个方向看是圆的,可以滚动。赵老师创设了摸一摸、滚一滚等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感知球。在巩固环节中,判一判球,找找球的家,看看生活中的球等环节一步步巩固,加深对球的认知,让小朋友在游戏中体验学习几何形体的乐趣。

一堂好课除了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外,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所以低年级的老师依旧要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同时,课堂上,老师也要注重课堂生成的内容,充分运用教育机智,把课堂临时生成的东西转化为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动力。

                                                                            王金凤

听了赵旸老师执教的培智一年级的数学课《认识球》,有两个感慨。首先感慨的是赵老师在课堂上的驾驭能力,对于一个走上工作岗位才两个多月的新教师,能把一班多种障碍类型的孩子带入自己的课堂,能融洽的配合老师把课愉快的上完,不得不赞老师平时对孩子们的习惯的培养,背后所付出的心血。其次感慨的是赵老师的教学设计,整节课下来,孩子们动静结合,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操作体验球的特征:1.从各个方向看是圆的;2.能往各个方向滚动。在拓展部分,赵老师带着孩子们认识生活中的球,既让孩子们打开了视野,又增长了知识。

                                                                          黄玉玺

                                                                 文字:陈澍

                                                                 图片:黄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