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研究>>正文
迎合时代发展需求 助力教师自我修炼
发表日期:2022/11/13 10:23:33 作者:宋美萍 有1647位读者读过
迎合时代发展需求 助力教师自我修炼
——江宁特校开展菜单讲座培训
为了更好地开展日常教育工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于11月9日下午邀请区教研室端木萍萍主任给教师们进行培训。培训的主题为《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高质量教育背景下特校教师的发展》。
在我校全体教师的热烈欢迎下,端木主任从:特殊教育的发展背景,教师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成长的路径和课例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讲解。
其中,在“明晰教师成长路径”这一方面中,她提出了“教学中、活动中、反思中、对话中和教科研中”五个有效途径,这为老师们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参考和指引。
而在“课例研究方法”中,端木主任还结合自身实际经历,总结出了几种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课堂实录,微课题,案例,主题和行动反思”。并强调“行动反思”是与教师自我成长关系最密切的一步,所有教师必须重视!
在讲座的最后,端木主任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成长小技巧:“留痕,模仿,空杯模式”等,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和灵感。
最后,我校的陈建平副校长总结发言,再次感谢端木主任的到来,并将自己的学习感悟跟教师们进行了分享。经过本次的菜单讲座,所有教师均感到收获颇多,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对于“要做优秀的特教教师”有了新的追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我校教师能继续发扬实践精神,在做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最终完成对自我专业的一次修炼!
《高质量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发展》讲座心得体会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9日下午,江宁特殊教育学校邀请区教科室的科研员端木萍萍开展主题为《高质量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发展》的区菜单讲座。我国教育在不断发展,特殊教育作为高质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飞速发展。从十七大提出的“关心特殊教育”到十八“支持特殊教育”再到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直至今日十四五提出要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特殊教育的发展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的需求。而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工作,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端木老师从多个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多条有效发展的途径。首先,要明晰教师的成长途径。第一,在教学中提升。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建构以问题为主题实现生命对话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从单一目标走向“全局性理解”。第二,在活动中提升。积极参与校内校外活动,多读经典名著,将所读材料纳入自己的体系中。第三,在反思中提升。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不断研究自己的教育行为。此外,对于如何缩短新手期的问题,端木老师提出以下建议:①认一个师父②主动订阅专业报刊与书籍③积极参加各级业务比赛活动④努力争取外出学习机会⑤跟名师名家学做老师。第四,在对话中提升。教师可借助课例与同伴对话。通过看书、听讲座、讨论交流与理论对话。在教学互动中也要善于与学生对话。第五,在教科研中提升。立足校本教研,开展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逐渐走向专业化的有效途径。端木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三个途径:翻烂一部经典、主攻一个课题以及研读一位名家。由于特殊教育具有特殊性,端木老师还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了关于掌握几种行为矫正的方法。首先,善用正强化,选择合适的强化物,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反馈,这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其次,运用消退原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最后,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端木老师还分享了几个教师成长的小技巧。第一,要留痕。将平时的教学活动用照片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不仅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也有助于教师进行反思,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二,善于模仿。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姿教态,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成长。第三,倒空杯子里的水,去掉包袱。当遇到瓶颈时,要回归本心,将自己清零。第四,进一步,海阔天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第五,抓住灵感,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的将自己的灵感记录下来。第六,善于规划。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次的学习,在座教师们都受益匪浅,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强的信心。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我会不断学习,积极进取,为特殊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江宁特殊教育学校 尚明慧
向美而行,俯首耕耘
——做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但到底怎样才算一名合格的教师呢?又该怎样走过新手教师这段漫长而又重要的路呢?作为新手老师该怎样才能将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个答案在今天的关于《高质量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发展》这个主题讲座中,我找到了答案。
首先要培养自已作为一个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的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这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千万不能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不负责任、逍遥懈怠的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通过培训,使我渐渐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要以强烈的责任作为代价。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应该勤勤恳恳,无怨无悔。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也是获得幸福感的职业关键前提。
其次,明确目标定位,坚定教育信念。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成为了必要。首先要做到的是明确自身扮演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不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方向性和引导性作用,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对学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面对培智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挑战,增加了教育工作的难度和不可预测性,相比普校教师,需要更坚定的教育信念以支撑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在现实情况下需要积极转变教师信念并将其落实于教学实践,建立适应新时代的教育信念体系以适应培智学校教师发展的要求,建立适合于培智学校学校教师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教育强国、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2016年孟万金教授也提出了具身德育的德育理论。具身德育主张德之根在心、人之本在劳、强调正心立德、劳动树人、德福一体,正心和劳动成为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将心理、体力、脑力以及产生心理的客观现实、劳动(体力和脑力)的情景和成果等有机结合起来,将道德融入身体、心灵深处,融入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细处,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人的有机成分,成为通向幸福人生的桥梁和保障。作为一名新教师,更应该将实践化的德育理念与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相联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活动检验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成果。在教学工作中,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实现身体、情景、行动、认知、情感、 养成、开放七个方面的统整,成为符合新时代职业道德与礼仪的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道德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统一,通过身体活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去实现社会道德与个体品德的有机统一,达到“知行合一”的发展要求。
最后,要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我们常说“要教人一杯水的知识,自己需要一桶水的知识”。通过这次讲座,让我知道了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其中,“备课”是重中之重,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以问题为主体,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讨论,实现生命对话的教学。此外,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是作为一名教师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之一。立足校本教研,开展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逐渐走向专业化的有效途径,要变“要我研”为“我要研”;变“泛研究”为“专研究”;变“无序”为“有序”。在教科研中不断提升。
作为刚刚踏入职业的新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提高专业能力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和发展方向。要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不断进行反思实践,依托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多参加教师培训,进而对教育教学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珍惜培训机会,潜心学习技能,体现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不断追求,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
江宁特殊教育学校 唐婷婷
《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有幸聆听了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端木萍萍主任的讲座—《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高质量教育背景下特校教师的发展》,本次讲座不仅有精辟的教育理论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悟,让我受益匪浅。
讲座中端木主任提出的明晰教师成长的路径,她指出,教师要在教学中提升、在活动中提升、在反思中提升、在对话中提升、在教科研中提升自己,让我豁然开朗,明确了今后提升自己的方向。同时,她也分享了教师成长的小技巧,做事情要留痕,做个有心人;模仿,让自己不断成长;在职业倦怠阶段,倒空杯子里的水,让自己吐故纳新;抓住灵感,及时记录。让我茅塞顿开,更明白有规划、有目标、才能收获截然不同的精彩人生。
通过本次培训,我明白教育之路道阻且长,但只要心中有信念,胸中有理念,眼中有方向,脑中有方法,脚下有努力,便能向教育深处漫溯。
江宁特殊教育学校 熊文荟